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社会不断进步的道路,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更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紧密相连。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经历着深刻变化,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这些新形势既为社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方面,要强化党建引领,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抓好“三新”的党建工作,能够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和方法,把思想政治引领与凝聚服务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切实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资源、服务、管理等下沉基层,让基层工作更有力量、更具活力。 另一方面,要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的社会工作队伍。人才是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校应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将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刻理解社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同时,要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再者,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是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要积极探索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跨学科融合的合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让学校、实践基地和学生都能从中获益。通过实践导师进入课堂和专业教育反哺行业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实践基地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社会工作行业的不断发展。 此外,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社会工作赋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更高效地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提供服务。但同时也要注意防范科技带来的风险,确保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人文关怀不被削弱。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各级党委(党组)要扛起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协同联动;社会工作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扎实履职尽责。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开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强大的社会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新时代社会工作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