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主席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1、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 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需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一方面,改革为开放提供了更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使得开放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另一方面,开放也反过来促进改革的深入进行,为改革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机遇。两者是中国现代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通过实施这一战略,可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今后我们要继续深化区域合作、加强城乡要素融合、完善政策体系等措施,推动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衡提高,实现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差距逐步缩小。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绿色发展。 3、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助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同时,也有助于建设具备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韧性和安全性。 4、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他的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是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的优良品质。“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时更加坚强有力;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推动工作创新和发展。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为民服务、为民解忧、为民造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