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马陆镇乃遐迩闻名的葡萄之乡。日前,笔者去马陆葡萄园游赏,着实体验到“品马陆葡萄,回味七彩人生风光”的情趣。在入园的主干道旁,悬挂着两块呈现马陆镇民族团结合作硕果的圆牌,令我眼前一亮。马陆葡萄美味爽口,新品频出;用小葡萄串起民族大情谊更是传为佳话。一串串数据凝结着马陆镇干群辛勤耕耘民族共同家园的心血。 民族问题的存在和处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实现民族团结合作,携手奋进新目标,是全人类永恒的主题。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告诉我们: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是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我们只有在整个革命建设中重视民族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才能对整个革命和建设过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忽视或者错误地处理民族问题,它可能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使整个革命建设事业受到挫折乃至失败。实现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明的创造者,各民族应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全世界各民族的无产阶级 应坚持国际主义的原则,同一切被压迫民族实行不分国界和民族的亲密联合,共同进行斗争,推翻实行民族剥削和压迫的反动统治阶级。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把民族团结视为民族工作的生命线,建立巩固发展平等互助团结的民族关系,共同为中华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谱写出一曲民族团结、振兴中华的壮丽颂歌。红军在长征期间十分注意团结少数民族同胞,不仅宣传了革命主张,播下了革命火种,而且还同少数民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和彝族果基家头领小叶丹的“彝海结盟”,不仅为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也在彝区埋下了革命火种,帮助彝族人民建立了革命武装。从此,封闭的凉山彝区向外界敞开了大门。世界文明与彝族本土文化形成互补。对于中国革命来说,它是我党民族政策的第一次伟大实践。正因为党和红军处处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时刻以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目标,才得到了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极大地壮大了革命队伍的力量,推动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重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党在探索和解决社会主义阶段的民族关系问题上取得了新的经验和伟大成就。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明确提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著名的论著《论十大关系》中,他专门论述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在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后,毛泽东同志为搞好民族团结指明了方向:“要搞好民族团结,必须认真执行民族政策,着重反对民族歧视,反对大汉族主义。汉族要发挥其特长,帮助各少数民族,促进他们的发展。”事实证明,伟大领袖毛泽东对于民族关系的分析是客观、科学的;相应政策的运用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改革开放时期创作的这首表达各族人民真挚之情的爱国主义歌曲,热情洋溢、广为传唱。这个时期,我国的民族工作跃上了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定居马陆十年,我切身感受到新城的蜕变。就紧紧抓牢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而言,可见一斑。我镇少数民族人口将近七千,涵盖了47个少数民族。我们运用“镇管片区”的管理模式,建立镇、片区和村居、楼宇三级民族工作网络,实施“八有八进八必访”工作方式,以资源整合、区域联盟、党建引领的“三网融合”,推动民族工作全面发展。涌现出不少诸如众坊社区那样的民族团结特色项目和少数民族融合共享点。2019年,我镇被国务院授予了“全国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光荣称号,这是对我们促进民族团结工作的莫大鼓舞。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正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携手奋进。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同心协力、砥砺前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让马陆葡萄架下民族团结之花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大花园中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