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祖国母亲迎来了她的75岁生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随着总书记的思绪,回首望去新中国75年以来的辉煌成就,我们倍感骄傲与自豪;展望未来新中国的发展方向,我们充满着信心与激情。作为新时代的中国新青年,我深感自豪与振奋,同时也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75年,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就是这短暂的75年,中国却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正是对这75年历程的最好概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的景象,到今天的繁荣昌盛;从当年的物资匮乏、百姓困顿,到如今的科技创新、人民安康。这一切的变化,都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不仅是对过去75年奋斗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在庆祝的同时,我们更要思考: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该如何继续前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中国贡献。 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它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模式不仅适合中国国情,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一论述表明,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他指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努力让全体人民在共同奋斗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通过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中国的发展将更加稳固和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发展不仅是为了自身的繁荣,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姿态和责任担当。 在谈到国家统一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强调要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出中国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对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必定会有艰难险阻,但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他引用南岳衡山的对联,鼓励全国人民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决战胜一切不确定的风险挑战。这种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是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招待会,不仅是对过去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和动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为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通过这次盛会,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其坚定的发展信心和开放的合作态度。面对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所说,创造了五千多年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 火线村 陈懿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