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依次前往伏羲庙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安宁区枣林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刘家堡派出所等地,重点对文物保护、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情况表达殷切关切。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之处,聚焦乡村振兴,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循迹总书记的考察之行,找到振兴密码,探索出乡村振兴之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 汇文化之源,以深厚底蕴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根生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乡村中由历史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不仅是村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沉淀与传承,是物质传承,更是精神传承。总书记在考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情况时指出,伏羲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要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饮水须思源,热土终寻根。古代城市景观风貌与文物的物质保护、修缮工作刻不容缓。古建筑群一砖一瓦皆为历史印记,一门一廊总显人文古迹。悠久历史与文化环境,给予了乡村振兴向下扎根的广阔土壤,从而汲取源源不断的文化养分。 汇治理之力,以减负解难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总书记在考察时细致询问了优化便民惠民服务、落实为基层减负等情况,再次强调了减负解难的重要性。要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制,确保乡村振兴工作责任明确、高效运作,构建规范有序、干群和谐的全民治理生态。运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精简形式主义,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报表、检查等,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解决乡村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并扎实推进问题解决,不断提升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质量水平,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将基层服务送到人民心坎上。 汇产业之智,以致富增收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产业升级是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路径。这就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思路,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确保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要加强品种保护和培育,优化种植方式,创新营销模式,把这个特色产业做得更大,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要深入挖掘乡村风情新体验,通过党建联建、互促共进,有效整合、链入不同部门主体的资源,发挥相关单位专业优势,找到驱动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转型之路。以文旅“留量”为落脚点,探索多元业态发展,找准城乡融合的切口,从而形成龙头企业效应,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不断优化乡土文化新供给、引领乡村旅游新消费、激活乡村振兴新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