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减负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器” 8月20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改革精神和严的要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 对于遭受形式主义困扰的基层而言,此次会议无异于一股清风。会议不仅重申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更提出了以改革精神、严的要求持续推动减负工作的具体路径,为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效能提升指明了方向。 治理形式主义之弊,消除困扰基层之痛。形式主义这一长期困扰基层的顽疾,其危害不容小觑。它像一张无形之网,束缚了基层干部的手脚,让本该用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时间和精力被大量消耗在填表格、报材料、迎检查等琐碎事务上;它也像一团霉菌,在不知不觉间助长了官僚主义作风,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激发基层活力、增强群众获得感的必然要求。必须以改革精神打破陈规陋习,创新工作方法,必须以严的要求实现对形式主义问题的零容忍,坚决纠正和查处,消除形式主义之弊,解除困扰基层之痛,为基层轻装上阵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源头“松绑”是治理形式主义的根本之策。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精简会议文件、减少检查考核、优化报表流程,切实减轻基层的行政负担。同时注重引导基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工作导向,避免将形式主义作为追求政绩的手段,切实将求真求实贯穿一切工作的始终。思想“减负”同样必不可少,必须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摆脱形式主义束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要鼓励基层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激发创新活力,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思路,创造性开展工作,促进基层的全面进步。 坚持扩权“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基层减负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举措。要通过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将广大基层干部从繁重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群众、了解民情、解决民困;要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同时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和政策保障。通过建立健全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机制,让基层干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基层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基层工作,助力其“壮马轻车”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唯有以改革精神和严的要求为指引,不断强化源头“松绑”、力行思想“减负”、坚持扩权“赋能”,才能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落实落地、见行见效,让基层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加速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