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犹如一阵春风,吹向了广大基层,为基层干部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活力。这一规定的出台,是对基层现实需求的精准回应。长期以来,形式主义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基层干部的手脚。“文山会海” 让基层干部淹没在会议和文件之中,难以抽出时间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过度的督查检查考核,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为了迎检而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而真正用于办实事的时间和精力却被严重挤压。形式主义不仅消耗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更阻碍了基层工作的有效推进,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该规定明确了整治形式主义的各项具体举措,为基层减负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首先,通过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严格计划和备案管理,改进方式方法,严控总量等,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迎检工作中解脱出来,能够将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为群众服务上。其次,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精简种类数量,注重实效,不在基层搞达标活动,避免了基层为了追求 “面子工程” 而劳民伤财。这一系列措施真正做到了从基层的实际出发,为基层干部松绑,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 “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为基层减负,能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激励担当作为。当基层干部不再被形式主义所累,他们就能有更多精力抓落实,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察实情、出实招、解难题上,不断干出让群众认可的实绩。他们可以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增进民生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