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我们需做到什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会议指出,基层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 是国家治理体系根基的土壤,承载着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地生根。而在当今社会,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却如杂草般蔓延,侵蚀着这片土地的养分,阻碍了其健康发展。《若干规定》正是一剂针对这些杂草的一剂猛药,旨在使各级各地部门和党员干部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减负增效,恢复土壤生机。 务实为本,简政宽民,这不仅是对基层减负的要求,更是对整个治理体系的呼唤。务实,便是要求各级各地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像园丁一样,脚踏实地、精心培育这片土地,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明确“减负增效”的风向标;简政,就是要剪去那些繁文缛节的枝条,从客观发展规律和工作实际出发,摆脱“避实就虚”,拒绝“形式主义”、“过度留痕”,让基层工作更加高效,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 崇实黜华,去冗从简,这不仅是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也是对党员干部的警醒。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如一棵繁茂大树,需要我们定期修剪不必要的枝叶,让主干更加粗壮。为基层减负,核心在于简化繁文缛节,完善基层工作的管理制度。去冗从简,便是提倡摒弃那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让工作更加务实,更加高效。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分配,着力构建一个界限明确、运作高效的职能体系,确保基层干部能够清晰地履行职责,扎实地开展工作。 疏政如流,民胞物与,这不仅是对基层减负的期望,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承诺。基层减负,就是要让基层干部从繁重的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群众的需求,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民胞物与,使基层干部与群众心连心,共同绘制出一幅和谐社会的画卷。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增效,是一场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长跑。“减一分负担,增三分效能",让我们以《若干规定》为蓝图,以务实的态度,简政的行动,去冗的智慧,疏政的胆识,共同绘制出一幅基层工作的新画卷。这幅画卷上,没有形式主义的阴影,没有官僚主义的阴霾,只有阳光明媚,只有清风徐来。让我们以实干担当,切实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