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让基层干部能够更专注于实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加强政策学习和宣传。提高各级干部学习政策、研究政策、把握政策、争取政策、用好政策的能力,确保政策红利更好惠及广大干部群众。强化政策执行的督查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执行的督查检查,确保政策落实不空、不虚、不偏。完善政策体系:根据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为基层干部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推动制度创新: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形成符合本地实际、具有特色的基层工作模式。同时,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基层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改进调查研究。提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研方式,避免走过场、搞形式。减少陪同和迎送,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用于实际工作。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倡导真实调研:调查研究力求全面、准确、真实,避免为调研而调研,设计“精品调研线路”,安排“群众演员”等现象。倡导不定线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基层和直插现场的调研方式。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若干规定》,把《若干规定》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训的重要内容。 加强干部培训和关怀。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业务培训和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要大力选派基层干部到基层发展稳定第一线、重大斗争最前沿去培养锻炼,通过“上挂”培养宏观决策能力、“下挂”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外挂”开拓长远发展视野,基层干部在攻坚克难中练就过硬本领,在斗争实践中淬炼钢筋铁骨。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关怀机制,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困难。鼓励基层干部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基层减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方式,推动基层减负工作的深入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