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民生保障“守护者” 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入分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决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民生,简言之,人民的生活,涵盖所有一切衣食住行等各类问题。民生问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作为社会保障事业基层工作人员,我想,我们必须要始终牢记以人为本,脚踏实地干实事,真正让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优势。 坚持人民之上。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做的工作要直接面对群众,有时候一些在我们看来的小事却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就例如一些工伤人员,他们的伤情比较严重,就迫切希望工伤认定的结果能快一些下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加快工作进程,帮助群众尽快获得待遇理赔,也许这一次的雪中送炭,就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工作中绝不能因为群众的诉求很小而不当一回事,敷衍了事,因为很可能这一次的敷衍就会带来巨大的蝴蝶效应。 强化本领担当。服务好群众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日常的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必不可少。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学艺不精”而导致群众多跑腿或办不成事。始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新手来看待,保持对问题的好奇心和对困难的挑战心,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积累经验,做到遇事不慌,有的放矢。除了政策要熟悉、操作要熟练,更要练就与群众畅通交流的口才和心理,这样才能服务好群众,为他们解决好“疑难杂症”。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势在必行。我们要更加努力,统一思想和行动,努力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