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特别是在需要解决棘手难题、做好群众工作、落实公共政策的时候,基层干部都是排头兵。但是,本应集中精力办实事的基层单位,却经常被大小会议、表格台账等“缠住了身”,越拉越多的群、没完没了的接龙、烦不胜烦的打卡,开不完的会、填不完的表、迎不完的检查……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无法腾出时间和精力来谋实事干实事。为基层减负是人心所向,也是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迫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为基层减负,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腾出手脚和更多时间,保持旺盛精力,轻装上阵干工作,脚踏实地抓落实,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为基层减负,重在减形式主义、减官僚主义、减层层加码,减的是不必要的负担,树立正确政绩观,让形式主义成为无本之木。为此,必须明确基层该承担的工作范围、职责事项,主动倾听基层干部心声,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状态,针对检查考核多、工作台账多等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挖病灶、出实招,让基层干部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同时还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加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督促落实好基层减负各项措施,强化并充分发挥常态化整治工作合力,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完善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机制,持续推动精准问责、规范问责,把为基层减负工作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和有效措施固化下来,不断提高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只要实干担当、久久为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积小胜为大胜,为基层减负就一定能抓出实效,让基层充满干事动力、创业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