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干事创业提供了明确方向,也凸显了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性。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事业发展成果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推动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如何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呢? 首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绩观不偏离正确轨道。 其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手中的权力、地位和利益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要自觉抵制功利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切实做到为民务实、为民担当。 再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选人用人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拔任用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 此外,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防止政绩观偏差。同时,要严肃查处政绩观偏差问题,对那些急功近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最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廉洁自律意识。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规矩,严于律己,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同时,要加强党内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政绩观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重实际效果,不搞形式主义。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每一项政策举措都能够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二是要注重长远发展,不搞短期行为。领导干部在决策时要立足长远,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避免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害长远发展。 三是要注重统筹兼顾,不搞单打一。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同时要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在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方面,还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通过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风廉政教育等,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从根本上防止政绩观偏差。 五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和担当。对于在工作中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干部,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形成正向激励,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六是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媒体和社会要积极宣传正确的政绩观,揭露和批评政绩观偏差的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巩固领导干部的正确政绩观,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为我国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带头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