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为基层减负的鲜明导向。基层不仅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第一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多次强调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如何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做该做的事情。 一、抓好关键少数,将基层减负的要求切实落实 无论是不顾客观实际蛮干硬干,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还是简单以“运动式”“命令式”开展工作,根源是一些关键少数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关键少数要注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树牢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从思想根源上把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的要求切实落实。 二、健全体制机制,让基层减负效果能持久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曾严肃强调:过去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基层干部说“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基层一线任务繁重,矛盾问题集中,想要用好基层这根“针”,就要先整理好上面的“千条线”。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按照权责一致要求,一方面建立健全责任清单,科学规范管理,才能切实防止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减轻基层多头上报、重复上报的负担。另一方面要将基层减负效果纳入考核督查,不以减少了几个工作群,少发了几个文件为标准,要以基层的对减负效果的切实感受为目标,合理科学制定评价体系,避免基层减负本身再一次沦为形式主义。 三、减负担强功能,把基层减负和赋能统筹起来 为基层减负,重在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层层加码,为基层卸包袱,为基层赋能,重点是下放权力,推动权责统一激发基层活力。为基层减负和赋能,二者不是各自为战,而是同向发力、相互促进。要把为基层减负和赋能统筹起来,综合实施、一体推进,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要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好改革创新关键一招,进一步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积极采取措施让基层干部更有干劲和奔头。 基层减负,不是一时之举,是长久之计、要久久为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让基层干部褪去束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实绩。(作者:刘嘉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