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提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强调了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各地要在贯彻落实基层减负的过程中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找准“负”的根源、掐准“减”的要点、抓准“实”的关键,勿让基层减负忘了初衷、偏了方向、入了歧途。 找准“着力点”,将基层减负落实到实处。基层作为强国的根基,基层强则国家强,减负并非无负,减负本质是一道减法题,解题的重点并非盲目减少,而是以减促增,将减落高质量落实在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作为穿针引线的重要角色,在重压之下一些基层干部为应付上级工作,大费周章地进行“面子工程”、“纸上政治”,导致不少基层工作演变成了“重痕不重迹”的形式主义。基层减负不能一减到底,完全卸下身上的担子,要精兵简政做好减法题,既要减去基层繁琐复杂的程序,又要减去多余的督察和考核,发挥减负的意义,换取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让基层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为人民负“重”前行。 减负不减责,提高基层工作的质量。减负不代表减责,要将减下的“负”转化为基础工作的“质”,做好基层减负的“转化题”。基层减负既是减法题,也是一道加法题。在基层发展治理取得实绩的进程中,基层减负的实质就是为整改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教育等关键举措,是转化学习成效,达到“以改革促进减负,以减负实现改革”的目的。在杜绝形式主义的学习过程中,广大基层干部要结合“当下改”与“长效治”的减负思想,转化减少形式主义的减法题为增加为民办事实的加法题,将基层减负的成效落到实处,减少负担的同时切实激发内生动力,以更高质、高效的基层工作服务人民群众。 定好风向标,把牢基层减负的正方向。基层减负要把牢正确方向,让“减负松绑”成为基层减负的目的,使广大基层干部切实感受到减负的作用,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现实中不少基层干部面临着工作压力大、晋升道路狭窄、福利待遇微薄种种困境,这对于基层来说也是一种负担。要减轻这种负担,需要正确的减负方向,不能只靠考核、督察不断施压,而是应该激发基层干部的内在动力。这需要在减轻基层中不合理的考核制度的同时,以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的正确用人导向,培养选拔基层优秀干部,也需要促进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落地生根,真正将基层干部的思想包袱给减去,让其全身心投入到基层事业当中,实现基层减负。 (朱闻迪 友谊路街道办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