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推进,必将为改革开放开辟广阔前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以及人民的新期望,我们必须自觉地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推进改革。 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必须落实新的发展观,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变化。我们必须把人民放在首位,确保现代化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促进党和国家事业稳定长远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深化新时代党建新伟大工程、建设更强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综上所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只有一句话——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到2035年,中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重点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发展人民民主的全过程,重点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文化,重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重点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建设更高水平的和平中国,重点提高党的领导和长期执政的“七个重点”。 目标是方向,目标是引导,目标是动力。我们对改革的总体目标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拥有许多重大的政治和制度优势,长期积累的丰富改革经验,坚实的物质基础,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全方位,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这是改革的根本立场。我们应该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我们应该确保人民有自己的声音,改革也会得到回应。我们应该汇集人民的智慧,团结人民,确保改革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历史是由奋斗者、开拓者和勇敢的人民创造的。我们不仅要做改革的推动者和实干家,还要做改革的开拓者和老黄牛。我们要坚定改革目标,确定改革方向,坚持正确创新,用改革到底的决心、坚韧不拔的精神、敢为人先的勇气、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