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所在。毋庸置疑,全面从严治党不是口号,必须让“两个责任”全面落实,让党纪党规切实落地,才能真正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支撑。“喊在嘴上,浮在面上”、不落实、不落地,一切都是空谈。
在党的十九大之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党性不强,纪律意识淡薄,理想信念缺失,思想“总开关”出了问题,精神上缺了“钙”,缺乏政治定力,不能站稳政治立场,在面对诱惑腐蚀以及不良现象时,不能坚决拒绝、断然制止,违规违纪甚至顶风违纪便成了“家常便饭”。特别要全面解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使干部知止存畏,充分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引导干部讲党性、守纪律、懂规矩,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增强遵规守纪、种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田”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让纪律带上“电”。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应该说,在一些单位、部门中,党纪党规不是没有,而是没有严格执行,或者说没有真正带上“高压电”,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即便触碰了,也没有什么大碍,久而久之便逐渐产生了侥幸心理,顶风违纪也就习以为常了。
要崇尚实干。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及时大胆用起来,让干部看到只要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组织上是不会埋没的。对不作为的干部,坚决果断调下去,不让那些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官油子”得势得利。
要鼓励担当。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激励各级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
要突出榜样。注重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让干部对照找差距、努力有方向。要真情关爱干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关注身心健康,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
只有全面从严治党,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使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两个轮子有效地转动起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