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将教育、科技与人才融为一体,进行系统化的蓝图描绘与统筹推进,无疑是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石与活力的源泉。在这三者交融的舞台上,每一幕都上演着精彩与辉煌,共同谱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打造“循环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这一进程,不仅是资源的简单相加,更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同创新的深刻体现,展现出“1+1+1>3”的非凡效应。教育发挥先导作用,培养创新型人才,引领未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提供前沿技术支持;人才则是最活跃的创新要素,激发无限创造活力,三者的有机融合,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力量。 深化“改革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引擎”。如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这一现状急迫地呼唤我们走好人才自主培养的道路,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以确保在国际竞争中占有利地位。"教海扬帆启新程,科创人才共筑梦,体制革新谱华章。"全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优化核心科技“悬赏竞标”与“并驱争先”机制,激发潜藏“英才”竞相绽放,加速激活创新“动力源泉”,驱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展。 建设“协同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协同建设教育、科技与人才这张多元共融的“创新网”,让生产要素的活力得以全面释放,推动产业不断向更高层次、更广阔领域转型升级引领并激励企业与高校跨越界限,搭建起紧密合作的“智慧桥梁”,让更多创新成果、先进成果、质优成果竞相涌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质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