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取向,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牢牢抓住人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利益诉求,以此为依据在相关重点领域进行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改革是有基本的原则和立场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始终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妥善地处理改革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重大问题,以确保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能够赢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立场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政党的性质及奋斗方向。我们党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人民的利益始终高于一切,从而确保了我们党不变初心,践行使命,积极为广大人民谋福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百姓所想所盼,就是改革需要落实推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百姓具体期盼的事,这就需要党员干部从“办公室”中走出来,真正走到一线,深入现场,查看问题源头,想出协调解决的办法。要对群众的事时刻放心上,将问题在一线及时解决,保障群众民生,让党员干部为群众提供的服务更加便利暖心。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任何改革措施,离开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都不会取得成功。改革是改变旧制度、旧事物,探索新发展路径的过程,没有前车之鉴可遵循,将会面临重重困难和阻碍。但是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改革开放实质上是百姓自己的事业,每一项改革制度的落实推进,都离不开百姓的建言献策、参与实践。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进展,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拼搏奋斗和聪明才智。改革进程中因为有了百姓的共同参与,才能顺利的进行,最终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的满意度是多维度的,涉及到方方面面。为此,深化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人民满意,群众才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陈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