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改革实践成果斐然,新征程上,面对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特点,改革仍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对于已不适应现存社会实际、发展阶段的某一具体领域制度等进行科学调整,也是我们党不断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队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举措。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改革整体性思考、长远性布局、试点性选择、过渡性安排都要有充分的准备。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年中,我们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精准为中国经济这艘超级航母精准定向,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科学部署了一批改革事项和配套实施路径方案,这不仅是在宏观层面上制定政策和战略,更是在微观层面上深入实际、解决问题。这其中既有更好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的制度安排,也有深入了解基层的需求和困难,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出台的惠民政策,确保改革措施真正符合人民的期望和需求。而这一切始终“要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祖国大地上一项项改革正在有序见效。 改革也要注意处理好与其他各对关系,以改革与法治为例,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时,多次提到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近期《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同样十年前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在自贸区的探索中,就有相当体量篇幅涉及跨境金融的探索经验,这更为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全面提升能级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支撑,“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法治也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更适应新发展条件下社会经济的安排。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坚持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改革进入深水区,越是会出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推动改革取得更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