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抢险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其中强调,要加强值守、靠前指挥,坚决扛起防汛救灾抢险的政治责任;要守土尽责、冲锋在前,积极投身防汛救灾抢险工作。必须筑牢建强防汛救灾红色屏障,用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秉持未雨绸缪、责任在肩的坚毅守护。面对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的情况,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全力转移垸区群众,并对距决口处约9公里的下一道堤坝“钱团间堤”加固堤防,进行拉网式排查,守好“第二道防线”。“未雨绸缪,方能有备无患。”要筑起坚不可摧的防汛救灾防线,就必须心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靠前指挥、加强值守,提前部署、重点防范,坚决扛起防汛救灾抢险的政治责任,让各项防备举措跑在灾害前面,在汛期未来之时,就要从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到农村低洼地带隐患排查,从组织应急演练到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才能确保在灾害来临时,能够从上到下迅速响应、有效应对,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损失。 “人心齐,泰山移。”要形成时不我待、主动作为的担当合力。发生决口险情后,来自各地的抢险救援力量迅速汇集,消防、武警和民兵部队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全力加固间堤,运送抢险物资,面对持续的35℃以上的高温,抢修人员也在烈日暴晒下咬牙坚持作业,用实际行动书写“担当”二字。“众人拾柴火焰高。”要筑牢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就必须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构建高效的防汛体系,弘扬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要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能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通的防汛救灾网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集结力量,高效展开救援工作,切实凝聚形成防汛救灾抢险的强大合力。党员干部应成为这一力量的中流砥柱,既要冲锋在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让每一个个体都汇聚成防汛救灾的磅礴力量,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要做好生命至上、护航发展的充足保障。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是“天大的事”。决口险情发生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闻令而动,迅速组织相关储备库向湖南省调运5000件家庭应急包,全力支持当地管涌溃口洪涝灾区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工作。“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不仅要看到救援队伍冲锋在前的英勇身影,更要感受到那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力量。无论是紧急疏散群众、安置受灾家庭,还是灾后医疗救助、做好物资保障,这一项项工作都需用心用情去做,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同时,防汛救灾不仅要关注眼前的灾害应对,更要着眼于长远的生态修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做好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工作,确保人民安康、社会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