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要义,指明了新发展阶段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决定性力量,明确了我国在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着力点,为我们准确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点、形成逻辑和重大实践意义提供了思想指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实践。 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引擎”,以科技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但仍然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难等问题,部分产业仍处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效率不高。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更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引擎”,以实干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的是一种“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要注重长期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遵循客观规律,而不应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举措,创造条件上、创新方法干,坚决摒弃做“表面文章”假落实、搞“花架子”慢落实、耍“嘴皮子”不落实。既要紧扣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也要敢于突破、大胆探索,主动借鉴各地区的优秀案例、先进模式,坚持整体视野、系统观念,从实际出发,将因地制宜的思路融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的行动中,进一步打通堵点卡点、激发创造活力,唱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新曲。 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引擎”,以人才活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需要我们培养引进更多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彻底激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要在精准引育上下功夫,按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组织开展人才就业、专家对接、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活动,寻找本地产业发展紧缺的专业人才、技术创新突破急需的技能人才,切实做到“按图索骥”招才,“有的放矢”引人才。也要注重松绑减负,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领域,在项目经费、资金管理上给予更大的管理自主权,将人才从“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到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之中。更要积极营造爱才的良好氛围,大力选树表彰一批优秀人才代表,使人才成为最耀眼的“明星”,让尊重人才、崇尚创新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