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回复: 0

以党建引领推动“新新”群体与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

主题

0

回帖

7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9
发表于 2024-6-25 10: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iang-- 于 2024-6-25 10:51 编辑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突出重点难点,开展集中攻坚,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有明显提升,切实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快速发展,催生了以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货运司机、电商主播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调查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职工总数达4.02亿人左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同时也成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领域。

有别于传统的稳定就业和灵活就业的劳动者,新就业群体与就业平台间的关系通常是灵活且松散的,就业者不受限于固定工作空间,跨地域流动性较强,工作场域的组织关系不断被弱化,“弱组织化”的核心特征促成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难”的基础。近年来,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规模体量大、区域分布广、来源构成散等特征因素,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谁负责”“怎么建”“力量弱”“起作用”等问题的解决新方法,着力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党的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党的领导。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坚持一方隶属、多方参与的管理原则,打破传统党组织设置固化思维,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情况、最新变化,创新组织设置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快递线上、建在物流上、建在平台项目上,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同时,充分考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特性和时间节点,创新教育模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各类技能、文化、政策课程中加强政治和思想引领,利用空间阵地和网络资源,实行线上线下教育培训双覆盖。

健全服务体系。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为依托,立足于街区和工作生活地,统筹党群、市场、社会、区域单位等各方面资源,丰富体育、休闲、购物、食宿等生活便利服务,提供智能充电、快速换电、技能培训、学历晋升等工作服务项目,开展一系列安全普及、急救培训、烘焙厨艺等交往互动活动,切实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衣食住行问题,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工作便利提供支持。同时,关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相关政策、福利、权益等方面的诉求,提供专业咨询、职工权益、法律援助、本人及其子女医疗体检等专项服务,把党的关爱温暖切实落在解难题、办实事中,持续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激发治理活力。在完善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措施和服务保障的同时,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吸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将“管理变量”培育转化为真正的“治理增量”。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进楼入院、直接接触群众等特点,搭建并运用数智治理“新”平台,通过有效建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志愿服务队等举措,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民意收集、突发事件直报、辖区安全预警、文明创建监督等基层治理工作,成为社区的“民情前哨”,城市安全的“流动探头”,城市文明的“公益使者”,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同时,建立相应激励机制,鼓励平台企业加强物质奖励、精神激励,不断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热情和动力。
   
目前,各地区各部门仍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办法,坚持从服务入手,切实满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的问题需求,同时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自身优势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有效结合,提升主体融入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规范性,构建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实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与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

(作者:蒋珅艺)





上一篇:勉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下一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所感所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0 05:00 , Processed in 0.27377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