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贪蚁腐”是看似“小”“微”,但它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看得见,感受度更高,影响更坏,损害了群众利益的同时更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务必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举措预防和惩治“蝇贪蚁腐”。 众人拾柴火焰高,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蝇贪蚁腐”中的“蝇”和“蚁”大多处于基层岗位,有的可能是村居干部,有的可能是条线普通工作人员,就在群众身边,群众感同身受,深恶痛绝,要积极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可通过设立举报信箱、网上“举报平台”、开通举报专线,与12345市民热线、信访部门达成信息互通等举措,畅通“信、网、电”互为一体的线上、线下举报渠道,让群众广泛参与进来,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让“蝇贪蚁腐”无处遁形。 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强化震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蚁贪蝇腐”,其害如虎。如果对“蚁贪蝇腐”姑息纵容,就会产生裂痕越变越大的“破窗效应”。结合今年正在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既要关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困难群众救助、基层执法监管、“窗口”服务等重点领域,也要关注村、居、队、组等直接服务群众而又容易失察失管领域。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以“眼里容不下半粒沙,有沙就要揉”的态度,查找一批问题、形成一批线索、查处一批腐败分子,形成惩治“蝇贪蚁腐”的强大震慑。 编箩编筐重在收口,持续加强防范制度建设。制度出现漏洞,就像篱笆有了缝隙,笼子有了漏洞,箩筐没有收口,“蝇贪蚁腐”各类宵小就会趁机钻营。加强制度建设,扎紧防治“篱笆”“笼子”“箩口”,补齐制度漏洞,防止“苍蝇”乱飞、“蝼蚁”乱爬,不断巩固“蝇贪蚁腐”整治长效。既要严格贯彻执行已有且完善的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等制度机制,也要针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建立健全符合基层特点的小微权力监管机制,织密小微权力监管网络,收紧制度“箩筐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蝇贪蚁腐”如同“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毁了党员干部形象,污染了单位或部门政治生态。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要从细小开始,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方能取得整治斗争全面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