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应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党员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党员干部要主动担当作为,就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风生水起才知天高云淡,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困难面前,在危急时刻,在压力之下,是直面困难、迎难而上,还是临阵脱逃、望而却步,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对党忠诚的试金石。挺身而出,需要有一颗对党无限忠诚的心;迎难而上,最能彰显担当精神。所以,干部能力强不强、作风硬不硬,关键就要看困难之时、危难之处的表现。越是最困难、最危险、最棘手的时候,越能考验干部、成就干部。 党员干部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作出的决策、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要雷厉风行、紧抓快办,案无积卷、事不过夜,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狠抓落实最需要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作风过硬,才会有抓落实的力度;作风不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会滋生蔓延,“不落实”的问题就会成为顽症痼疾。 党员干部要主动担当作为,就要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期的今天,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追求风尚、一种工作本领的提升途径,就会辐射和带动群众,久而久之,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大国建设就会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成为一种良性循环。进一步讲,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不仅要看他读书多不多,更要看他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 所以,在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在实践中促进知识转化,不断提高自身本领,对于干部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做到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