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有着新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起点在“新”,以科技创新引领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则是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三大核心方向。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新产业不断涌现,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这些新产业不仅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模式则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新动能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等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我们不仅要加大对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还要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人才队伍,更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为新质生产力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以绿色低碳、高效能、高质量为发展方向。首先,发展绿色低碳的新质生产力,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要注重绿色科技创新,大力推广绿色技术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扶持绿色服务业,发展绿色产业和供应链,搭建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其次,高效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我们要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让新质生产力更高效能。此外,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实践。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对生产三要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需要提升素质、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劳动资料需要采用先进技术、智能化改造和节能环保的方式;劳动对象需要具备高品质、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目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进入了历史性交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此前提下,我们必须矢志不渝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拓中国发展新境界,不断为人民创造新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