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形式主义 减基层之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要想让基层干部从疲于奔命的状态中走出来,以更充沛的精力投身到工作中去,破除形式主义是最优良方,换句话说,也是对基层干部的最大关心和体谅。 源源不断激发干事动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切中要害,须驰而不息抓下去。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个別地方仍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乱折腾”,消耗基层谋事创业热情。有的地方为观摩检查时看着好看、听着好听,大肆举债建“面子工程”;有的地方为应付检查、考核过笑,连夜搞刷漆、涂墙、赶人的突击行动...这些做法不仅大量浪费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更损害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艮传统,基层干部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说到底,根源还是政绩观扭曲。领导干部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多出实招、办实事,着力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坚决不打私心“小算盘”。与此同时,要不断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完善权力的约束机制和问责的溯源机制,用制度整治形式主义,才能激发干事动力。 孜孜以求砥砺干事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为基层、企业减负,让干部群众的精力真正花在干实事上”。要清醒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就像“牛皮癣”,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且花样不断翻新。有的精文减会玩“数字游戏”,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流于形式;有的政绩观错位、事业观跑偏,层层加码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有的地方工作应用软件过多过杂,一些基层干部疲于在各类应用软件、公号上打卡、“留痕”。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发扬钉钉子精神,始终保持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砥砺好干事本领,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既解决显性问题也解决隐性问题,既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解决深层次问题,才能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 久久为功呵护干事热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病根未除、土壤还在,就要马不离鞍、缰不松手。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必须标本兼治完善长效机制。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督促落实好基层减负各项措施,强化并充分发挥常态化整治工作合力。要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完善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机制,持续推动精准问责、规范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