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在城市建设方面,提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的要求。全体党员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准确把握文化与文脉传承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展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宜居城市。 文化“引航”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人民群众的需求。高质量发展是指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当前,人民群众对城市空间和生活的需求,从有房可居,转向对高品质、便捷城市空间环境的需求;从满足居住、工作两点一线,转向对丰富精神文化活动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握文化对实现当前人民群众城市生活需求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保护文化遗产和城市文脉传承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目标,建设高品质、富有永恒魅力的城市空间,创造具有当代价值,丰富精神内涵的多样城市生活。 文化“引航”城市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当前,城市建设已进入存量发展时代,城市更新行动成为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更新面临的很多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或保留着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印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传承城市文脉,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这些历史文化和生活印记不应该被磨灭,而是应该在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与新功能、新需求相结合,打造地区特色名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添助力。同时,地区的发展也不能一味的搞复古,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改老地名,起洋气的地名”。 文化“引航”城市高质量发展,要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城市规划和执行上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城市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应以城市文脉和文化引领规划与执行,明确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在城市规划和执行中的引领作用,创新工作机制,打通工作路径,打破传统文化与城市文脉延续工作中各部门壁垒,协同发挥最大效应。一是要明确规划和建设有关文物、文化遗产保护的审批流程,压实各主体责任,为文化遗产和城市文脉的实施落地保驾护航。二是要加强营商环境,要建立健全企业参与文化遗产和城市文脉保护的相关政策,鼓励多样的投资主体共同参与相关工作。三是要规范实施监督,对纳入保护的风貌保护片区、文化遗产等项目进行定期监督检查,保证文化遗产和城市文脉在实施运营后得到规范化的保护与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