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发力为新质生产力蓄能 3月18日,总书记先后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和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本次考察针对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释放出明确信号。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为重点,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不断为新质生产力增力蓄能。 以“科技创新”为“关键点”,为新质生产力“增动能”。坚持创新驱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创新成果转换。积极调动市场创新活力,加速建立一系列产业创新中心,使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出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突破当前创新瓶颈。加强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转移,最大程度发挥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职能,让科研成果在创新土壤里“开花结果”,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肥料”。 以“产业创新”为“切入点”,为新质生产力“提效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产业创新反哺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多应用的“温室”。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幻莫测,要加强培育新兴产业。以产业创新为抓手,推动产品高质量发展,将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有机结合,加快新产品与新技术的研发。积极引导企业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以“人才创新”为“着力点”,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水平队伍的建设。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立足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时代新趋势,既要抓好传统领域人才培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又要放眼国际国内局势,持续加大新兴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升高水平人才能力水平。 要发挥好各行各业的人才作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最大程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能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