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以现有的 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是以 新思维、新 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第一,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在今天,创新能力实际就是国家、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 第二,创新意识促成社会多种因素的变化,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创新意识根源于社会 生产方式,它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从而带动 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上层建筑的进步。创新意识进一步推动人的思想解放,有利于人们形成开拓意识、领先意识等先进观念;创新意识会促进社会政治向更加民主、宽容的方向发展,这是创新发展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这些条件反过来又促进创新意识的扩展,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 第三,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创新实质上确定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它输出着一种重要的信息: 社会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有开拓精神的人、有新思想 道德素质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它客观上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人的本质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确证。它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从而使人自身的 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40多年来风雨征程,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不仅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奇迹”,更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发展之路从来就不会一帆风顺,发展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的发展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坚信,未来中国的发展仍留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