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橘中橘 于 2024-2-28 14:32 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现如今,在面对疫情结束经济恢复期的发展现状和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大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 强化创新引领,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科技是国家进步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以前的传统农业社会,土地、用于劳作的牲畜、工具等是决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要素。而现在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出新价值、适应发展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举措。它的构成不仅仅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等传统生产要素,还包括信息、数据、网络、知识和技术等新型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要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使原创性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擦亮绿色底色,构建绿色经济体系。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摒弃片面追求地区生产总值的错误观念和高污染高能耗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之路,既是着眼当下污染现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明智之举,更是放眼未来生存需求,保护后代生存土壤的治本之策。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守牢生态保护的“底线”,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坚定不移向绿色转型谋出路、向生态产业寻动力,让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丰收”,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化体制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我国通过深化改革、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飞跃,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习近平说过:“要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给创新创业创造以更好的环境,着力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突出体制机制问题,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特别是要为中小企业、年轻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建立加速机制”。这句话阐述了深化改革开放对优化良好发展环境的重要性,要深化改革开放,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必须坚持公平公正,进一步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必须在巩固发展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驱动从粗放式的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向集约式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深刻转变。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破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