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回复: 0

自信中国年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44

主题

0

回帖

59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92
发表于 2024-2-28 0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知览 于 2024-2-28 10:03 编辑

    年年过年,年年不同。百节年为首,在我国众多的节日中,最普及、最热闹、最隆重、影响最广的一定是春节了。
    在刚刚结束的春节长假里,我虽足不出户,但感受了一场场中华传统文华的洗礼,这一切都得益于网络的发达。
    还没从河南卫视不断的传统文化展示中回过神来,浙江小百花艺术团青年演员陈丽君和李云宵又带着越剧暴红网络;紧接着在由哈尔滨带火的国内旅游潮中,西安、洛阳等地纷纷展现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接下来的2024年的春晚无疑是近年来值得看的一届春晚,虽不及十几年前的节目,抛开之前的种种传言争议,这一届春晚还是算不错了。
    最让人感到震撼的是,各大平台展现出来的民间传统年俗。除了人人皆知的北方饺子南方汤圆,各地还有不同的风俗传统展现着不同的地方文化。从吃的,穿的,用的,说的等等方面的“仪式感”无不在展现着我国多元的文化传统。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各异,民旅众多,形成了我国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年俗文化。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年俗文化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早已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人明风尚、识礼节,还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形成和谐、稳定的家庭和社会氛围。经过千年的流传和融合,我国异彩纷呈的过年习俗,早也已形成了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
    年俗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历史的记忆,也是民族情感的寄托。借助扫新、守岁、贴春、发压岁钱等年俗,使春节更有喜庆味、家国味,追梦人更有自信,微信红包、微信拜年则给这些习俗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古老的习俗踏上新时代的列车。
这些传统节日、传统习俗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需求。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国力日益强盛,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中国春节也成为世界性节日,对全球民众持续释放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春节期间各地根据本地的传统习俗,开展舞龙舞狮、贴春联、挂灯笼、游神、唱大戏等等活动,透过春节,让世界读懂中国符号,感知中国文化,品 味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借助春节这个载体,传统文化气息愈来愈浓。代代流传的春节习俗,见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神和中国自信。
    最让人的感动的是,这些习俗仍然被年轻一代人所接受和传承。在传统节日中回归传统习俗、品味传统文化,也已经成为很多人过年时的首选。有人说这是年轻一代的血脉在苏醒,但也必须相信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感召力在无限放大,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展现了充分的文化自信。
    民族要强大,要发展,离不开文化自信,也离不开一代一代国人对传统的接纳、传承、保护和开拓创新。
    希望新的一年,能看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展示,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一步趋于完整、完善、完美。



岳池县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   李晓霞





上一篇:树立榜样,学习最美
下一篇:消防安全 重于泰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6-4 02:37 , Processed in 0.236377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