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全球经济格局下,金融发展水平已成为各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金融领域风险挑战、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正以积极的姿态深化金融改革,努力构建一条符合国情的、高质量的中国金融之路,以应对全球金融挑战,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构建高质量的中国金融之路,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制约金融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必须重视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为防止金融乱象的产生,要加强金融监管,健全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并加强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同时,要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针对跨境金融风险,要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协商机制,建立健全的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机制。 构建高质量的中国金融之路,要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金融市场竞争,加快金融市场开放步伐,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以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和国际金融机构治理,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金融合作新格局。 构建高质量的中国金融之路,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法治是金融发展的基本保障,德治是金融生态的重要支撑。中国金融机构要加强内部治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各项金融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同时,要注重培育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育形成尊重知识、尊重规则、尊重市场的金融文化,倡导诚实守信、守法经营的商业道德,推动金融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金融行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金融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出一条高质量的中国金融之路,不断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韧性,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