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0|回复: 0

从古诗中感悟“用人之道”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5

主题

0

回帖

1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4
发表于 2024-2-6 18: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崇人才、广纳贤才的传统,中国古典诗词中,就描写过人才鉴别、选拔、任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品读起来,意味隽永,回味无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从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感悟用人之道,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选才用才之道,字里行间无不给我们宝贵的启迪。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许多诗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才之道。白居易在《放言》一诗中写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以“试玉”“辨材”为譬晓谕世人,辨识人品的优劣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人品是内在的、隐性的,很难从一时一事中看出来。古诗词中有关选人用人的论述,内容丰富、富有哲理,对当下组织工作具有启迪意义。在选人上不拘一格,广揽英才。譬如左思《咏史》:“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表达了从民间发掘人才、从基层网罗人才的愿景;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揭示了“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当前重视后备干部培养一脉相承;欧阳修、邵谒等人提出的“任人之道,要在不疑”“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等观点,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实干实绩论英雄。在用才上扬长避短,量才适用。屈原《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喻义人才各有长短,在使用上不必求全,要扬长避短;清代顾嗣协《杂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阐明了人岗相适、方能人尽其才的用人原则。在管理上注重实践,放手锻炼。譬如陆游《苦笋》:“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宵战风雨”、《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诗句,主张放手使用人才,选拔人才到基层一线、到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去,在应对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磨炼、提高本领、增长才干。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古人的这句话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和求贤若渴的紧迫感。每一位领导者都应该有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开阔选人用人的思路,尤其是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更要关怀备至,多下一番培土浇水的功夫。“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只要我们选人不拘一格,育人不泥成法,用人不囿己见,对人才多关心、多扶持、多帮助,就能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促进党和国家的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上一篇:聚焦新时代组织工作,学习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
下一篇: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托起强国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4 06:20 , Processed in 0.26471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