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从把握历史主动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完成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关键性贡献。 历史告诉我们,“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一条重要主线。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做好“三农”工作的智慧和力量,牢牢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主动权。 二、从胸怀两个大局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 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更加凸显。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仅靠进口粮食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还要看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而农业农村可投资的领域、可挖掘的市场、可激发的动能都很大。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三农”工作具有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基础支撑作用,坚决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三、从农业强国目标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已经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正走向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努力发展乡村产业,帮助农民持续增收,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未来还是要放在突出的地位上。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现代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作为基层干部要充分认识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意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农村,差距在农村,希望在农村。找准着力点,实现农民增收,有所作为,要在充分利用本乡、本村的资源优势上认真研究,拿出具体有效的措施和办法,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力度,要突出“实效”,深刻描绘“三农”工作新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