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法令行,则国治。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是制定法律和完善法律体系的根本依据,宪法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中国公民的一生,都受到宪法的默默保护,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牢固树立法治公信力。“徒法不能以自行”,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宪治国,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要聚焦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推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力维护宪法法律尊严。 弘扬宪法精神,还必须深入推进宪法宣传教育,要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和宪法宣誓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加强宪法学习,引导国家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持续举办好“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网上学法用法等活动,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