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困难和问题,究竟从哪里入手去解决问题,依靠什么去战胜困难?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谈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不论在基层、地方还是在中央,习近平同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大力倡导并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牢牢植根人民,不断造福人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以一句直抵人心的庄严承诺,为新时代答卷起笔。在福建,“四下基层”传承弘扬,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广大党员干部一件接着一件办,一事一事见实效。 从习主席的四下福建宁德,我们基层更要要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把维护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中,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忙群众之所需,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 以百姓心为心,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员干部的初心和恒心。饱满一颗为民“心”,提升为民服务本领,是党员干部应当努力追求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党员干部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积极主动地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心到基层,拉近与千家万户的距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党员干部要走进社区、村庄,走进基层,与乡亲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掌握他们的期待,与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性工作,组织社区活动和群众会议,促进党员干部与群众的互动与交流。 心有所悟,虚怀若谷锤炼过硬本领。“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推诿塞责的背后实际是担当不起的窘境,是能力不足、水平不高、本领恐慌。党员干部应当珍惜每一次为民办实事的机会,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锤炼负重行远、担当作为的“硬脊梁”“宽肩膀”。提升为民服务本领需要党员干部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党员干部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了解国情民情,掌握基本法律法规,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要注重实践锻炼,通过岗位锻炼和实际工作中的实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