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政治监督,捍卫“两个确立”。政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主线,也是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的首要职责。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势必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稳定和发展。为此,必须实现政治生态“精准画像”,通过研究制定政治监督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巡视巡察、日常督导、专题调研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重要时刻的态度、对重大问题的观点、对重点工作的贡献,及时发现和纠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上的懈怠,践行“两个维护”的偏差,让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成为鲜明政治底色,扎实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抓实“关键少数”监督,规范权力使用。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对于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更是关键。近期足坛反腐在“狂飙”,折射出党中央反腐无死角,切实管好管住“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的力度空前。在抓好“关键少数”的监督上务必出实招、出真招,一方面提高认识,把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围绕管党治党、选人用人、经济责任等方面,完善谈心谈话、定期提醒、同级监督等机制,持续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切实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实现管好一个关键人、带动一个班子一支队伍的效果。 坚持日常监督,抓早抓小“治未病”。“治未病”理念是中医预防理论,也是党员干部成长中“防病养生”的重要举措。干部“治好未病”“做早预防”需要以日常监督为抓手,让监督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和事中管理转变。具体来讲,应以制度法规为准绳,严格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央“两项法规”,巩固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成果。强化“八小时之外”不是“纪外之地”的意识,探索实地调研、明察暗访等“8小时之外”监督措施,让监督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同时,深化“一报告两评议”等工作成果运用,督促干部时刻绷紧纪律规矩之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