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节水效率,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当前,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60%以上,是用水“大户”。近年来,全国农业用水效率不断创新高,2012-2021年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各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也呈增长趋势,不过也存在用水不够精细、节水灌溉面积不广等一些问题。《意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聚焦缺水地区和重点地区,注重重点突破,在农业节水方面,对干旱地区的农业、牧业、养殖业适配技术和工艺提供了技术指引,将有力推动我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向纵深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将农业节水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合理分配水资源,强化推进农业适水发展,聚焦节水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推广,重点关注提高农村节水能力,提升农业节水潜力,不断以农业节水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赋能节水产业,推进高效发展利用。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节水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带来新的节水空间,也给行业带来更大发展机遇。《意见》提出要围绕重点领域持续实施重点科技专项,推进技术产业化。无论是一头连接化肥桶,一头连接滴灌设备,只需一键操作便可完成水肥自动配比、自动滴灌,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可实现节水50%以上的智能水肥一体机,还是采取智能化运行、AI预判可减少管网漏损概率的“智慧水厂”,或是通过自动巡检及时、高效发现和消除故障,守护最后一公里供水安全的“智慧泵房”……近日在天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节水论坛上,一批节水新技术、新装备纷纷亮相,让科技节水成为行业共识。 以科技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就要进一步完善监测计量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节水业务中的应用,不断推进水资源管理向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转变。 各行各业共同参与,推动节水纵深发展。我们也应看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参与,多措并举才能加快整体步调。《意见》由多部门联合印发,体现了各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合力,共同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部署。同时,在协同发力方面,《意见》强调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统筹做好节水制度与体系建设。相关单位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统领,压实责任、强化监督,扣紧责任链条,不断加强部门间联动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必将扎实有效推动各项节水工作向纵深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