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下基层”做好“时代答卷” “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要求我们做好调查研究,尤其注重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发现问题、找准症结。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各种问题和困难也随之出现。但如何找出问题的本质和对策,如何才能提高调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问题导向无疑是调研工作的指南针。 调查研究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路径,变“群众呼声”为“政策哨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听民声方能解民忧、访民意方能办实事、察民情方能促发展。群众意见大、矛盾集中的地方,不能逃避问题“绕路走”,反而要直面问题“迎上去”。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脚底多沾泥土、收集好第一手资料,心里多想百姓、掌握好最急事最难题,助推形成较为成熟的调研成果,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落地为具体措施。 从“脚力”到“能力”,让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推动者,调查研究是基本功。应紧扣中心,找准定位,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形势对于各领域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精准选定调研课题,做到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确保站位高、方向准、主题新。要深入基层,俯下身子,摸清工作底数,挖掘自身优势,找准目标定位,凝聚众智形成高质量推进工作的思路举措。既要主动“沉下去”,倾听群众呼声诉求,充分掌握第一手素材资料,又要主动“请上来”,有针对性开展“一对一”访谈,让基层群众说真话、道实情,力争把情况吃透、把症结摸清、把对策找准,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对策在一线形成、难题在一线破解、短板在一线补齐、本领在一线加强、工作在一线提升。 传承发扬好“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把“四下基层”的过程变为躬身抓落实、干部建新功的过程,变为积极办实事、群众得实惠的过程,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浓厚氛围,必将促使主题教育抓出高质量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