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应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深化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潜能,鼓励科学家、企业家、文艺家等各方面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领域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管,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完善各种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的激励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各生产要素充分涌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加快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等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形成劳动创造财富、实干创造业绩、奋斗创造幸福的正确导向,防止轻视劳动、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坐享其成、消极躺平等不良思想滋长蔓延,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调动科技创新积极性,加大创新资源主动布局力度,完善基础研究分类评价机制,树立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站在新的起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对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应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充分激发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的活力,同时构建长期安全和稳定的环境。把现代化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