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3日,国务院教育部令第53号公布,自2023年十月十五日起,我国各地将全面禁止各类补课。这意味着,无论是补习班,辅导班,还是一对一教学,都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政策实施一个多月来,绝大部分学生还在补习文化课,究其原因就是培训机构和一部分教师不肯放弃利益,宁愿铤而走险。如果说我们的监督力量是有效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发生这种现状?只能说明政策演变成了对策,地方政府没有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要求,无视法律无视法规。 1、严把审批关卡。教育部门要制定培训机构审批标准,各部门定时上门检查评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违规者重罚,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坚持“应审尽审,凡审必严”原则,对培训材料编审人员资质、培训机构内部审核制度、培训材料选用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审核不留死角、不存盲区、不打折扣、不走过场,守好校外培训材料入口关,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加强联合监管,有偿奖励举报,发动全民参与。中国的青少年学业压力巨大,儿童的天性无法释放,一个人没有活力就没有未来,国家教育部一定要痛定思痛,当机立断。教育部大力开展周末、节假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督查行动,特别是国庆、中秋期间以“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形式,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场所、消防设施、从业人员、培训内容和资金监管等进行逐项排查,严防各类隐形变异违法违规学科类校外培训,指导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一步规范管理。 3、加强师德培育。个别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以经济利益为重,在家中增设培训或者利用双休日在培训机构上课。教育部门要加快建立全校师德培育制度,使广大教师为人师表,自觉抵制不良之风,做一个廉洁奉公的教育工作者。发现教师在外开展培训的,一律开除教育队伍,没收教师资格证,严重者没收收益,缴纳处罚金,并行政拘留。 4、加强宣传引导。加大社会面宣传力度,广泛凝聚共识;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所有的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学校公众号、班级群、宣传栏等形式积极宣传;组织校外培训机构及托管机构集中学习培训会,要求各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务必守劳安全红线,将校外培训机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发现家长为学生选择课外培训的,公职人员开除,党员进行党纪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