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战略清醒,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防患未然,未雨绸缪,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做好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 要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的底气。1937年,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他用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励干部战士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过去,我们党靠“小米加步枪”打赢了敌人的“飞机加大炮”;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有实力、更有能力、更有信心应对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斗争意志,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积极投身斗争一线,善于在斗争中学会斗争,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魄力和勇气,敢于出击,敢战能胜,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矛盾和问题,攻克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拦路虎”,不断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要保持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加强能力提升,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要坚持在重大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