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调查研究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然而,一些地方在调查研究中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调查研究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攀比、脱离实际,要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和所需。 要树立正确的调查研究导向。开展调查研究是推进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把握客观规律、破解发展难题、寻找破解之道,进而更好地谋划和推进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调查研究有的放矢。 要掌握科学的调研方法。一是要深入实际,注重了解基层干部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充分吸纳;二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三是要注意调查方法,既要到工作任务完成得比较好的地方去了解情况,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去了解情况;四是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作用。要健全调查研究机制。要建立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工作制度,明确调查研究的目标要求、方式方法、责任分工等;建立决策咨询制度,通过专题会议等形式,就重大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建立调研成果交流反馈机制,在调研中形成的重要理论、重要观点和重要决策要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使之成为推动工作的重要依据。 要充分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互联网为平台和工具,建立起有效的调研工作信息采集机制,实现信息数据的采集、储存、传输、交换和共享;建立健全调研成果交流反馈机制,确保调研成果得到有效运用。要加强调研队伍建设。要把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工作,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而言,调查研究能力是一种必备的政治素养和基本的履职能力,必须高度重视、长期坚持;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而言,调查研究能力是一种必备的领导能力,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提高。 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调研评价体系。要把调研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对不重视或不会调研、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对调研中发现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党委、政府反馈,提出意见建议,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要求,只有做到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研究,才能加快形成听实话、察实情、解实题的良好局面,才能让干实事、某实招、求实效“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