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校长陈希于11月15日在2023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 文化历史沉淀,创新实践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目前我国宣传文化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转变。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 坚持文化自信,维护民族立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从容自信的文化心态,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善于继承、勇于创新,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撑。习总书记曾在2020年9月8日说过: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在如今世界文化格局错综复杂,不断交融不断创新的时代,我们更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在应对文化入侵的时候,守护好我国民族文化立场,正本清源、守正创新。 弘扬优良文化,实现文化交融。自古以来,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导致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产生了数不尽的矛盾和冲突。几十年前,有位世界级未来学家通过对70多个国家的观察和分析,预言将来的战争不是经济利益冲突,而是文化冲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世界和平的维护,文化相互传播相互交融,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更应当以守护文化自信作为己任,积极团结各方群体,民众,扎实做好党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时刻以“基层无小事”做好每一件事,为民众做实事,为祖国的建设打好结实、团结的地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