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烟晴日过枫桥,桥面山尖春半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创新性地提出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枫桥经验独树一帜,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是社会治理领域的“东方旗帜”。时至今日,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枫桥经验不断丰富内涵、扩展外延,形成坚持党建引领、人民主体、“三治融合”、“四防并举”及共建共享的“五个坚持”原则,更加强调党的领导、更加彰显法治思维、更加突出科技支撑、更加注重社会参与,展现出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魅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基层干部,首先我们要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笃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为民情怀和务实精神。其次,我们要坚持问计于民,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人民是政策得失的亲历者、知情者、评判者,也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监督者。倾听人民的声音,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了解民之所想、民之所忧、民之所盼,优化工作方式方法,精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作为基层干部,首先我们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调查研究方法,积极践行“四百精神”,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将政策落实于基层、惠之于群众,做到暖民心、顺民意。其次,我们科学认识、准确把握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汇聚多方合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精准研判、合理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穿新鞋,走新路,才能打开新天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坚持守正创新,创新驱动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上海发展的大问题”。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新机制、新模式,助力社会治理向国际化、法治化、精细化、智能化趋势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