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 近日,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后简称《摘编》)一书,经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摘编》一书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多篇重要文献,其中,在202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首次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刻阐述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以中国式现代化,更清晰地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将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中国式现代化,更科学地推动绿色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同样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海的工业“锈”带在政府的精心“绣”作下,成为了生态宜居生活“秀”带,达成了上海“滨江秀色”。更是体现了政府从群众的切身感受出发,聚焦群众需求,结合绿色发展理念进行改造,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中国式现代化,更可感可行地推行保障和改善民心工程。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们生活的家园。上海市时刻牢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使城市更加宜居、人民更加幸福。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应更以深入实施民心工程、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践初心、担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更大力度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切实把“五个人人”的愿景落在群众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