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以民为本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亲自倡导推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为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作为年轻干部我将深化“思”的高度,转化“行”的力度,理解、领悟并践行“下”的要求。 把心贴近群众,聚力于民。基层工作难开展的痛点在于群众不支持、不配合,原因在于干群间认知和思维方式存在。正如“三观”一致,利于朋友交往,思想一致,干群关系必然融洽,工作必然容易开展。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正是让群众知晓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共谋民族复兴的有效举措。因此要求我们一是做到路线方针“了然于胸”,政策方案“信手拈来”。二是宣讲方式要通俗易懂,多用群众语言、方言土话。三是宣讲要采取多样化手段,从身边乡贤故事、典型社会案例中挖掘亮点,将广大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在砥砺奋中发向中国式现代化稳步迈进。 虚心群众为师,问计于民。拜群众为师,不能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空话,而应是发自内心、用心践行的实话。调查研究下基层要带着计划和目的,更要带着问计于民的诚心,做到问对题、问对人。要向群众要问题,弥补工作不足;向群众要妙计,破解工作难题;向群众要人才,盘活人才资源,群众是“百宝箱”,拜群众为师必得“真宝”。调研报告是反映调查研究显著成果最直接的方式,能系统全面总结一线意见,提出可行性解决办法,我们务必要亲历亲为要以所“调”所“想”全面深刻阐述问题,攻坚克难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乘一条舟,心系于民。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习近平同志强调,“与其群众跋山涉水上访,不如我们干部直接下访,几个干部下去,总比那么多群众上来要强一些。” 我们在进行“下访”时,要真正深入“症结”,不能只“蜻蜓点水”“避重就轻”地糊弄了事,不能带着“有色”眼睛看来访群众,要带着感情沟通,主动约访,让群众“事心双解”。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深究信访问题来源,总结信访矛盾突出点,归类信访人员发生率,发现一般规律,视情况开展群众集中接访、问题专项治理,在“解题”“答题”中聆听“时代声音”。 深入解民忧,踏实为民。现场办公要“实地出兵、快速响应”,切实转变作风,锤炼实干本领。现场办公就是要让工作重心下移,“零距离”接触群众,直面矛盾、直面问题、直面难点,“与群众面对面”“急事热处理”是现场办公的明显优势,一方面让群众办事易、办事近、办事便,另一方面干部同群众朝夕相处能有效增进干群的深厚感情。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到基层一线去,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转“听风是雨”为“眼见为实”,历练短时间内解困纾难的真本领。综合运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挑起担子应对多种一线场景,去田间地头、乡村院坝、企业车间、农贸市场等地,解决基层治理、环境整治、产业振兴、经济发展等系列问题,做到“民呼我为”,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