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文章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答好“内”和“外”、“新”和“旧”、“危”和“安”的“辩证题”。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近年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思想共识不断凝聚、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在这一战略决策指引下,我国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国内循环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产业体系健全、生产能力稳定的优势得到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不二法宝”。要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破除“卡脖子”等技术难题,将科技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一池春水”,让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充分涌流,塑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主力军”。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新进展,为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