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原则等重大理论问题。全面部署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目标任务和重大现实问题。准确认识中国的现代化,对于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中国的发展逻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来理解。 中国现代化理论的系统创新标志着党对中国现代化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以往的现代化理论相比,中国现代化实现了制度创新。从本质上讲,中国现代化理论揭示了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中国特色现代化,是人口众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而这些特征又指向了中国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本质必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它为人类解决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行方案,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在特征方面,笔者在现代化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现中国特色、突出社会主义原则的中国现代化五大特征,在原则上,确立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原则。 人民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我们党始终坚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人民福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是党和人民历尽艰辛、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必须坚持不懈。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这是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民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共同富裕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进展;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全球贡献方面,我们要开阔世界视野,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大势,积极回应各国人民的共同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这些都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先进学习,实现现代化,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由此开始了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是党和人民把现代化建设建立在自身力量基础上的结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这种认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相应的,在理论、制度和实践上,原创内容越来越丰富,中国特色也越来越明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在中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它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但更重要的是,它的现代化建设是独立的,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中国的文化传统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