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武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以忠诚、干净、担当肩负着自己的初心与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忠诚、干净、担当这三个词是衡量干部及组织工作能力的标准,是体现其工作是否合格的底线,是衡量其素质否过硬的标杆;对党的 “忠诚”是第一位的,“干净”是必须守住的底线,“担当”是对党忠诚的具体体现,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忠诚”指真心诚意、没有二心。对于我们干部队伍来说,这就体现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二,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事业奋斗终生的铮铮誓言。在实际的履职过程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唯有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忠诚”的重要性,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忠诚于自己的部门、忠诚于自己的单位、忠诚于自己的初心使命,在工作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融入个人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才能将“忠诚”二字真正地落到实处。这样无论自己身在何处,做何事情都会得到身边人的赏识与认可,尤其是在个人的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干净”的字面意思为没有尘土、无污染、无污垢。“干净”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能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律。自古有云:“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这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与优良传统,更是为官从政者应有的职业素养和品格。纵观古今,大凡廉洁奉公者都是从细小细微之处都严于律己,做到大公无私、勤俭质朴,从而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身正气。这正是我们作为“人民公仆”应该学习和秉持的基本素养。 “担当”一词出自《 朱子语类》卷八七:“岂不可出来为他担当一家事?“意思是指 承担、担负任务、责任等。 在社会生活中,担当是一种责任人意识的行为表现,它是一个人的一种自觉状态,是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同时,也是动机、智慧、勇气、能力的有机统一。要做好人民公仆,我们就必须做到“三个担当”——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真正做到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面对过失敢于承担、面对歪风敢于斗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强化主题教育学习,在思想上抓源头,自觉做到忠诚、干净与担当,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锻造新时代治国理政中坚力量,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